全球首創    花蓮推個人碳權獎勵APP讓民眾將減碳轉為實際回饋

記者李怡燕採訪報導

為鼓勵民眾減碳,落實永續生活,花蓮縣政府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,推出全球首創的「淨零花蓮APP」,並於2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,展示結合低碳生活與個人碳帳戶的行動APP,用戶可透過享用蔬食、爬樓梯、騎行單車及搭乘大眾運輸等方式來累積碳權,每人每日最高可獲得2.2公斤碳權。這款APP不僅結合個人碳帳戶與低碳行動,更首創碳權累積與交易功能,讓環保行動立即轉化為具體回饋。

圖說:產、官、學界進行宣誓,共同啟動花蓮淨零。

記者會現場特別安排小天地幼兒園學童表演,以《APT.》流行歌曲搭配活潑舞蹈,象徵世代傳承的環保理念。縣長徐榛蔚指出,在過去三年中,花蓮縣在跨局處合作與各界支持下,以高效的執行力實現了領先全國的減碳成績。截至2023年,花蓮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從2005年的1,179萬噸降至541萬噸,減幅達54%,超過聯合國建議的42%減量目標。縣政府並已完成26處示範基地建設,啟動環保局的碳中和示範計畫,為減碳與碳匯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。

圖說:記者會現場特別安排小天地幼兒園學童表演,以《APT.》流行歌曲搭配活潑舞蹈,象徵世代傳承的環保理念。

台北大學自然資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說明,花蓮縣首年將提供50噸高品質碳移除碳權,讓民眾體驗碳交易模式,從今年三月起,花蓮縣將在全縣設立16家負碳商品推廣點,鼓勵民眾選購碳標籤商品,並透過優惠券兌換、企業ESG或公益轉贈等方式,激勵低碳行為,提升減碳意識,落實「做環保、享回饋、行善事」的個人社會責任與個人ESG價值,推動花蓮的淨零生活轉型,將花蓮的淨零旅遊推向世界舞台。

圖說:台北大學自然資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說明「淨零花蓮APP」的意涵。

花蓮縣保局長饒慶龍表示,花蓮縣政府以系統化的策略,從低碳家園基礎建設的「點」,到低碳旅遊路線的「線」,再到縣域永續發展的「面」,實現全面減碳目標,致力於成為「新淨零旅遊城市」。縣府將攜手企業與社區推動能源微電網建設、碳匯發展、低碳旅遊、沼氣發電及循環零廢棄等行動,展現「山海之間,超頻花蓮」的新面貌。

圖說:花蓮縣推出全球首創「淨零花蓮APP」,記者會中產、官、學界皆熱烈參與。

今天的記者會產、官、學界皆熱烈參與,包括亞泥公司首席副廠長陳志賢、台泥公司資深副理馬楷崴、全家便利商店協理蕭大誠、和平電廠副總經理林文煌、中華紙漿副主任陳韋志、台灣碳資產公司董事長張三河、Custos董事長葉松林、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陳義豐、花蓮縣副議長徐雪玉、縣議員鄭乾龍、吳東昇、林則葹、花蓮縣環保志工大隊長陳智寬及國立東華大學永續長李俊鴻等。

圖說:花蓮縣長徐榛蔚鼓勵民眾透過食蔬食及爬樓梯來減碳。